首页

栖心之栈 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30 00:49:03 作者: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浏览量:83382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马帅莎 李仪)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29日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18分钟后,将探测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此后,探测器太阳翼正常展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白国龙 摄

  天问二号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小行星2016HO3是人类目前发现的地球准卫星之一。天问二号任务工程目标一是突破弱引力天体表面取样、高精度相对自主导航与控制、小推力转移轨道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二是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探测数据和珍贵样品。科学目标则聚焦于测定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多项物理参数,一是测定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轨道参数、自转参数、形状大小、热辐射特性等物理参数,开展轨道动力学研究;二是开展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形貌、物质组分、内部结构以及可能的喷发物等研究;三是开展样品的实验室分析研究,测定样品物理性质、化学与矿物成分、同位素组成和结构构造,开展小行星和太阳系早期的形成与演化研究。

  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仅仅是天问二号任务漫长探测过程的“第一步”。天问二号任务技术难度大,工程风险高,共包含发射段、小行星转移段、小行星接近段、小行星交会段、小行星近距探测段、小行星采样段、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再入回收段、主带彗星转移段、主带彗星接近段、主带彗星交会段、主带彗星近距探测段等13个飞行阶段。其中,小行星探测和采样返回包括9个阶段,发射段顺利完成后,探测器进入小行星转移段,这一阶段将持续约1年,期间需实施深空机动、中途修正等操作,直至距离小行星约3万公里处。随后依次进入小行星接近段、交会段、近距探测段,在近距探测段按照“边飞边探、逐步逼近”原则,对小行星开展悬停、主动绕飞等探测,确定采样区后进入采样段。完成采样任务后,探测器将经历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在返回转移段接近地球,返回舱与主探测器分离,之后独自进入再入回收段,预计于2027年底着陆地球并完成回收。此后,主探测器则继续飞行,前往主带彗星311P,开展后续探测任务。

  探测器上共配置了中视场彩色相机、多光谱相机、可见红外成像光谱仪、热辐射光谱仪、探测雷达、磁强计、带电粒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喷发物分析仪、窄视场导航敏感器、激光一体化导航敏感器、旋转衍射高光谱相机等11台科学设备。这些先进设备将助力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对小行星和主带彗星进行探测,获取科学数据。

白国龙 摄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78次发射。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我国高轨发射的主力火箭,也是我国宇航发射次数最多的火箭,此前已完成108次发射,曾执行过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等探月工程任务。为确保“长征三号乙火箭‘可靠、精准、准时’答卷”,跑好天问二号任务“第一棒”,设计人员历时2年完成了多轮设计迭代,同时满足了各方约束要求,实现火箭与探测器完美“交接班”。(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好评中国·追光青年】微视频 | 渔村姑娘返乡记

江苏高邮,这座由水而生、以“邮”为名,拥有7000年悠久文化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自古就收获了“江左名区”“鱼米之乡”的赞誉。高邮湖是当地的“母亲湖”,在高邮乡民创造性的探索下,以稻鸭鱼蟹为核心的立体、循环农作模式应运而生——这就是江苏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涉企乱收费必须零容忍

最近有一部戏在香港和内地都很受欢迎,它利用当时九龙城寨的历史背景去讲一个故事。很多人说(从中)看到了香港电影以前(著称的)一些武打场面。我们过去办很多推动流行文化的活动,(也是思考)怎样将一些以前做得很好的(东西),重新进行创新的转化。

辽宁省贸促会代表团考察访问智利拓展国际联络渠道

匈牙利国家博物馆驻华代表贝思文分享了匈牙利多个博物馆新项目的建设经验,并表示希望增加匈中博物馆间的合作,促进两国文物互展,引导两国民众积极参与互动与反馈,从而增强匈中两国彼此的文化认同与了解。

(新春走基层)“98后”海岸警察张立锟的新春坚守

在日光温室里,育苗栽培技术员正在检查大棚内各种太空品种的长势,这些太空蔬菜包括番茄、秋葵、巨型南瓜、红线椒、茄子等。从播种开始,技术员们就针对太空品种采取了独特的种植栽培方式和栽培技术,助其健康生长。

上述机构均显示为“公共组织”。俄罗斯工程院的官网上,介绍其为“全俄公共组织”。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官网显示,其“自1991年以来一直作为公共自治组织运作”。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官网显示,这是一个“全俄罗斯公共创造性科学组织”。欧洲自然科学院院长弗拉基米尔·蒂明斯基(Vladimir Tyminskiy),还是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及名誉首席科学秘书。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